感染新冠病后如何用药,出现哪些症状需就医?温州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admin   2025-08-12 03:25   3 人阅读  0 条评论

关于对感染新冠病后如何用药,出现哪些症状需就医?温州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和温州地区疫情公布最新情况的热门话题,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一一讲解

12月30日,我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感染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当前疫情防控总体情况。会上,蒋显高、张红平等医学专家就感染新型冠状病后如何用药,如老年人、孕妇、婴儿等特殊人群,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等题进行了解。

免费退烧药发放点公告

发热门诊增至1,005个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防控政策重点从“预防感染”转向“保障健康、预防重症”。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是完善发热诊疗服务网络、加快拓展“120”急救能力、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储备、为居家救治人员提供健康服务。

该市在开设47家发热门诊和206家基层发热门诊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内部功能布局,及时增设院内或院外发热门诊,将全市发热门诊由原来的358家扩大。现有病房1005间,并增加了更多医护人员,延长就诊时间,满足患者诊疗需求。同时,在有资质的诊所、村卫生室、核酸采样小屋等建设约2000个“便民发热诊疗点”,更好满足儿童、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需求以便就近诊断和治疗。全市各县均公布了免费退烧药发放点信息,重点向留守老人、低收入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免费发放退烧药。

针对急剧增加的120报警求助,我市加快拓展“120”急救能力。目前,市急救中心报警线路已从60条扩大到120条,席位从2个扩大到10个。同时,12345政务服务热线设有医疗专家,解临床常见题。COVID-19的表现、医疗和药物治疗,并缓解120电话咨询的压力。加强救护车上车载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设备的配置,确保一定比例的救护车具备转运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能力。会同市交通集团等相关单位,对200名公交车司机进行了救援知识培训,并作为救护车司机的后备梯队。

同时,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储备。目前,全市综合医院共有ICU床位729张,可转换ICU床位741张。我市制定了重症医学人员培训计划。全市已培训重症医师900名、重症护士2700名。对于目前正在医院治疗且有严重基础疾病的COVID-19患者,我市进一步完善了专家会诊制度。专家24小时值班,为相关患者及时提供咨询服务,指导就医。

设立119个送药便民服务点

缓解山区药品需求

目前,我市退热药品、抗原试剂等抗疫药品和设备短缺的情况是否得到缓解?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邓勇表示,为帮助企业解决药品包材不足、产品换代、成本上升等困难,我市全力支持药品、器械生产企业扩大产能,增加市场供应。截至12月29日,已生产退烧药1500万支、感冒灵胶囊36万余盒、医用口罩550万只、额温枪、电子体温计4.8万只,极大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和设备短缺的题,市场。

截至12月29日,药企已采购抗原试剂2256万份、N95口罩202万只、儿童N95口罩15万只、血氧仪3300台、酒精275吨以及各类退烧药。1555万件,全部投放当地市场。

针对偏远山区群众购药需求,我市目前在偏远山区、海岛设立了119个便民送药服务点,为山区群众和留守老人提供急需药品和药品。通过爱心企业的友好赞助,提供设备、血压血糖测量、健康讲座、远程诊疗、网上购药、上门送药等服务,赠送“爱心防疫礼包”给环卫工人。

公民感染后,出现什么症状需要抗生素治疗和入院治疗?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姜显高表示,病感染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但如果痰呈、脓性,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或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炎症等指标异常升高,则可以适当或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另外,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的上皮受损修复,受到刺激后容易咳嗽。此时,说明患者病情已处于晚期,正在逐渐好转,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

对于市民关心的是否需要做CT检查的题,蒋献高表示,如果反复发烧或者高烧持续,咳嗽症状持续存在,或者出现呼吸困难,或者血氧饱和度降低,或者咳痰增多,或者痰颜色变深;胸闷和疼痛;其他症状加重;年龄超过65岁,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等基础疾病,以上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评估。

“许多老年人感染COVID-19的症状非常隐秘且不典型。”蒋献高表示,老年人感染COVID-19病后,免疫力和自我保护功能会明显下降,会发生继发细菌感染,容易出现跌倒、脱水等情况。

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后,家人应加强观察和监测。有基础心肺疾病的老年人需要监测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老年人需慎用退热药。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人,必须按照医嘱坚持用药,不得擅自停药。用药期间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或减少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此外,姜显高提醒市民,如果老年人症状持续或加重,如胸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或突然无法活动肢体等,需特别注意就医。及时。

怀孕期间发高烧是不能忍受的

可以使用药物退烧

近期,温州感染COVID-19的孕妇人数有所增加。在回孕妇感染如何用药等题时,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红平表示,孕期发高烧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如果高烧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怀孕初期高烧会导致流产、出生缺陷等风险增加;孕中、晚期高热可导致胎儿心动过速、宫内窘迫等,因此孕期发热应及时、适当退热。

一般来说,如果体温高于385或发烧伴有明显不适症状,可以考虑使用药物退烧。统一对乙酰氨基酚是孕妇发烧的首选药物。必要时可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克。对乙酰氨基酚可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使用。不建议在怀孕期间使用布洛芬,但可以在哺乳期间使用。孕妇不建议使用复方感冒药,因为它们可能含有伪麻黄碱等不适合孕妇的成分。孕妇和产妇即使高烧也不宜服用,因为担心药物的不良影响,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危险。

如果怀孕期间出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可以服用甘草片或甘草糖浆制剂。母乳喂养期间,可以使用甘草片或甘草糖浆制剂或右美沙芬。这些药物都是应该谨慎使用的药物。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祛痰,哺乳期应慎用。如果鼻塞或流鼻涕,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子。氯雷他定可用于治疗过敏。对于腹泻,可以使用蒙脱石粉或口服补液盐。用药时尽量使用单一制剂,避免使用复方制剂。服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您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或门诊在产科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母亲感染可以与婴儿一起生活

建议保持2米以上距离

如何保护和照顾父母关心的一个月大的小宝宝?张红平表示,从温州市本轮感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感染新型冠状病的儿童预后良好,病程有自限性,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几率极低。

对此,儿科专家建议,宝宝感染新型冠状病后,如果发烧且体温超过385,2~6个月的宝宝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也可以使用。适用于6个月及以上的婴儿。可以观察到流鼻涕、咳嗽较少,室内湿度要保持适宜,不干燥。儿童咳嗽剧烈可采用雾化吸入或口服益痰静糖浆或百乐口服液的方法治疗。

有的宝宝会出现高热惊厥、急性喉炎等症状。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频繁咳嗽、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精神差、气短发绀、少食、少哭、少动、抽搐等情况,需立即去医院就诊。

如果遇到复杂的用药情况,不要惊慌。您可以到医院母婴药房门诊进行详细咨询。专业临床药师保障妇女儿童用药安全。

此外,对于大家都很关心的感染新冠病的孕妇是否可以与新生儿一起生活、母乳喂养等题,张红平表示,可以住在一起,但建议多保持距离。超过2米。照顾新生儿时,家长需要做好手卫生,注意个人防护,佩戴N95口罩。及时对新生儿的餐具、玩具、衣物等用品进行消,减少非同住人员的进出。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COVID-19通过母乳传播,但我们需要警惕飞沫传播以及手和乳房接触传播的风险。

医生提醒市民,新手父母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如果新生儿疑似感染,应及时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并就医。

恢复期注意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

随着元旦临近,人流增多,聚集性活动特别是室内活动增多。对此,专家提醒市民,目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感染、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市民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进入公共场所、室外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出现鼻咽部不适、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均需全程佩戴口罩。这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的重要举措。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日常防护中,要坚持“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的良好习惯,保持作息规律,适当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新变化。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应尽量减少节假日外出和聚会,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地方。如果确实需要外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目前,针对COVID-19的疫苗接种仍然是有效的保护措施。符合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疫苗接种。这是降低重症发病率、保护感染后人群健康的有效途径。

此外,公民应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或者核酸或抗原检测呈阳性,可以选择居家观察治疗。非必要不外出,避免或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不接待客人。亲戚朋友,不要走亲访友。如果症状加重,请做好个人防护并及时去医院。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编辑|李阳慈

关于感染新冠病后如何用药,出现哪些症状需就医?温州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以及关于温州地区疫情公布最新情况的这类热议话题,想必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吧,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网友。

本文地址:http://www.gz1978.com/post/20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